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正式通水
1月30日上午,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通水活動在廣州市南沙區高新沙水庫泵站舉行。11時22分,省委書記黃坤明宣布: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通水!取自佛山順德鯉魚洲的西江水從地下管渠奔涌而來,源源不斷注入高新沙水庫。與此同時,位于深圳的羅田進庫閘、公明水庫同步通水,標志著該工程正式全線通水。水利部部長李國英,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偉中出席活動并致辭。
通水活動前,黃坤明、李國英、王偉中等走進高新沙水庫,深入大壩、調壓塔、泵站調度中心,實地察看水源水質和工程運轉情況,并聽取項目建設有關匯報,詳細了解工程設計參數和調蓄水運行能力。黃坤明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廣大工程建設者致以親切問候和誠摯敬意。他說,自工程開工建設以來,面對工期緊、任務重、地質復雜、施工難度大等諸多困難,大家迎難而上、科學組織、精心施工、積極攻關,提前完成了建設任務,解決了一系列技術難題,填補多個行業空白,創造多項全國紀錄、世界之最,用辛勤和汗水鑄就了這一重大民生工程,以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新時代建設者的創新精神、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希望同志們再接再厲,總結好建設經驗,運用好創新成果,堅持質量第一、安全第一,抓好工程后續建設,打造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的“精品工程”“百年工程”。要強化統籌調度與運行管理,應用先進技術手段加強巡檢監測,下功夫做好水源地保護,扎實有力推進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持續強化水安全保障,確保人民群眾喝上干凈水、放心水,切實把工程綜合效益發揮出來,讓這一工程成為潤澤嶺南大地、造福一方百姓、惠及子孫后代的“標桿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黃坤明強調,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在視察廣東時提出的“把水資源優化配置抓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加快水利現代化擺在重要位置來抓,著眼優化水資源時空分布,高質高效推進實施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粵東水資源優化配置等重大水利工程項目,確保按期高質量投入使用,加快打造“五縱五橫”廣東水網主骨架,著力構建現代化水網體系,有效促進水資源均衡配置,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用水需求,有力保障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支撐廣東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李國英表示,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提前實現全線通水,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和黨中央、國務院《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的重大成果,是保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造福大灣區人民的重大舉措,對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多城市雙水源保障格局,保障供水安全、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工程建設克服了戰線長、地質條件復雜、新冠疫情影響等重重困難,攻克了深埋盾構施工等技術難題,確保了工程建設進度、質量和安全,為同類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工程轉入全面運行階段后,要深入落實節水優先方針,加強從水源到用戶的精準調度,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不斷提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能力。要強化工程運行管理,提高工程設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安全效益相統一,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王偉中對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通水表示祝賀,衷心感謝全體建設者的辛勤付出、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他表示,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得到了水利部及珠江水委等國家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通水后將惠及超過3200萬人口,系統解決廣州、深圳、東莞生產生活用水問題,為香港等地提供應急備用水源,極大提高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和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的大灣區“一點兩地”全新定位提供重要支撐。希望相關部門和參建各方嚴把質量關、安全關,抓好項目運營管理。希望沿線各地建設好配套工程,保護好供水水源,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懇請水利部等國家有關部委一如既往關心指導,大力支持廣東水利事業發展。廣東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把水利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來抓,以省級水網先導區建設為抓手,全面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切實以治水興水新成效助力“百千萬工程”實施、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提供堅實的水安全保障。
活動播放了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專題片。省領導陳建文、張虎、郭永航、張少康,水利部及珠江水委有關負責同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和水務署負責人,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江門等工程沿線地市有關負責同志,省直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廣東海事局及粵海集團負責同志參加有關活動。
據悉,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國家水網骨干工程,是廣東“五縱五橫”水資源配置骨干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西起西江干流順德鯉魚洲,穿越獅子洋,東至深圳公明水庫,全長113.2公里,自2019年5月6日全面開工建設以來,歷時4年8個月基本完工,建成通水后實現從西江水系向珠三角東部引水,年供水量達17.08億立方米,是廣東已建成投資規模最大、輸水線路最長、受水區域最廣的水資源配置工程,有效解決廣州、深圳、東莞等地生活生產缺水問題,并為香港、廣州番禺、佛山順德等地提供應急備用水源,可逐步退還東江流域生態用水,進一步保障粵港澳大灣區供水安全、生態安全。(羊城晚報)